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华为网院建设案例
一、办学条件:
1. 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创新发展,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完善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办学20多年来,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应用、管理人才达10万余人,荣获国家、省、市荣誉60余项。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质量过硬。拥有3D打印机、三坐标测量仪、数控加工中心、生物专业食品分析实验室、农用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一批高、精、尖教学仪器设备;建立了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个;成立有“焊机研究所”、“自动焊接机器人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校企共建工科专业、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示范专业、特色专业20余个。
2. 计算机网络专业情况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隶属于信息工程系,信息系现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讲师10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8人被聘为省技能鉴定考评员。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另外每年都派出大批教师到北京、济南、天津、郑州、青岛等地参加培训和学习。比如与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同方笔记本学院”,将企业引入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立于2001年,目前本专业拥有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路由交换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和教师的科研与技术服务需要。从成立至今,本专业已经向社会输送网络技术专业人才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管理,网站设计等工作,其中多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工作中受到了用人单位的称赞“素质高,能吃苦”。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专业技术过硬,并积极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在2018年的山东省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取得了一个特等奖和多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3.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华为网院建设情况介绍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在“1+3+N”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大力开展工学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走“产学研”、“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办学路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14年12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华为网院”,联合培养华为认证工程师,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华为网院”成立之后,学校规划出多间教室组建网络技术实训室,华为公司向学校捐赠了50台电脑和10组路由交换机网络设备,并为我校培训合作项目所需的华为认证讲师,及提供讲师的认证服务。同时华为还多次派出认证讲师来我校承担部分课程的培训工作。
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形成了较好的校企合作实施基础。与华为网院自2014年以来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华为公司的校企合作,将持续推动本专业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产学研协同培育面向ICT产业急需的人才。
二、育人成效
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采用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教师考取讲师认证,邀请博赛网络教师进学校上课,参加技术沙龙,学生参加工程师课程的培训,考取行业认证,博赛网络给予学院很多的帮助,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大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奖,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大赛三等奖,华为网院杯山东赛区一等奖。
多次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奖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华为公司、济南博赛公司积极给与帮助,提供条件培训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孟令德、王道成、陈成浩在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中,园区网络综合设计与部署命题斩获特等奖提名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0个。
在路由与交换和网络安全方向,教师考取华为讲师认证4人,考取华为工程师认证4人,目前1名教师已取得高级认证讲师。学生考取华为行业认证证书初级工程师50人,中级工程师12人,高级工程师5人。
三、办学特色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培养面向全省网络技术行业,适应企业生产一线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网络设备配置,网页设计,Web的软件开发等方面,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具备在多种行业多岗位网络技术方面从事开发与维护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由校企双方协作完成:
① 学校联合合作企业,依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工招生方案,并签订《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② 做好招生招工宣传相关工作,由学校主要负责生源招聘工作,企业进行协助。学校负责教学方面的宣传(专业优势,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籍管理等),企业负责企业方面的宣传(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学徒制企业推进介绍,岗位介绍,企业工作环境及福利条件等)。
③ 在新生报到两周内在合作企业对口专业中展开现代学徒制报名工作,学生经家长同意后并且有家长(监护人)签字确认《现代学徒制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报名。
④ 学校联合企业进行面试筛选,现代学徒制班级组建人数为50人,录取分面试和笔试,笔试按照入学成绩,面试按照百分制进行,面试和笔试成绩按照5:5核算,按照从高到底依次排序录取,如果成绩相同,以面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录取人员提供体检合格后,下发录取通知书,建立台账。
⑤ 录取后的学生单独组成华为网院“现代学徒制”班级,并且由学校、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监护人)签订《计算机网络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三方协议书》。
⑥ “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拥有双身份,既是学校的在籍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管理和培养,享受企业准员工待遇。
(3)教学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生源,因材施教;根据学校与企业采取因地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开发,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做导师,下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做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为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课程设计与教材选用方案:
基于华为ICT学院项目定位,华为ICT学院主推课程方向为:路由与交换(routing&switching)、存储(Storage)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安全(Security),课程级别为HCIA(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IP(华为认证网络资深工程师)、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学生的特点,通过融合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方向和安全方向的课程,形成了我院独特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组装维修、网络技术、网络综合布线、小型局域网组建、网络安全等,所用教材在兼顾学生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华为公司主编的《信息存储技术》、《HCNA网络技术学习指南》、《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和《网络安全技术》等教材,形成了以职业认证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5)教学过程安排:
与华为、博赛等公司合作,共同探索并实践“1.5+0.5+1.0”的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人培养模式,构建“学做合一”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按照“1.5(公共基础课程和专门课程)+0.5(综合性实训课程+职业素质训练课)+1.0(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即基本能力阶段、职业能力与素质阶段和岗位能力阶段。其中“1.5”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公共课程和职业专门课程的学习时间,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0.5”为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阶段,依据企业需要,按职业岗位要求,重点实施综合性和生产性实训项目、职业素质实训项目等。这些项目有的在校内基地进行,有的在校外基地进行,以提高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要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职业素质实训项目主要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和就业做好准备。“1.0”为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开展校内生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训,以提高职业岗位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
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达到和超过全部教学时间的50%。工学结合、学工交替、定制式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2. 管理制度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实习过程管理的云服务平台,及时掌控校外实习学生位置信息,提高安全管理与实习指导老师工作效率,扩展校企合作范围与深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习效果。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有序开展。
3. 多形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致力促进“政、企、行、校”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点,在政府的指引下与企业、行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政企行校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
学院专门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相关制度,并建有校企合作处。结合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建设,建立校企合作质量保证机制。加强对校企合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监控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建设工作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对校企合作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重视学生技能大赛组织,获得“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上,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