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3-18 点击数:13784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刘和珍
这是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
一文中的两段名句
很多人都很熟悉
1926年3月18日
本应该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
却走上街头
他们举着反抗的条幅
他们高喊着奋进的话语
枪声响起
他们应声倒地
其中的一位不幸者
便是刘和珍
这就是著名的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北京市民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大会”,游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三一八”惨案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侵入天津大沽口并炮击守军,打死打伤10多人。3月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撤除津沽防务等一系列无理要求的所谓最后通牒,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
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等组织各界群众和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以北京大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前往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请愿队伍进入执政府门前广场时,竟遭卫队开枪射击,有47人遇难,200多人受伤。这就是举国震惊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许多当天参与游行的人,纷纷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描述当天的情景。参与了游行的悟庵,两天后在《京报》上发表文章写道,游行队伍抵达执政府门前时,那里已经站立了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卫兵。游行群众推举出丁维汾、安体诚等四人作为代表,要求入见负责人。悟庵回忆,此时执政府门前秩序并不混乱。
正在清华学校任教的朱自清,走在队伍的最后,当他赶到执政府门前时,几位代表已经从执政府里出来了。他们说,执政府里一个负责人也没有。这时,人群中才有一两声叫嚷:“回去是不行的!”“吉兆胡同!(段祺瑞府邸)”朱自清看到队势散动,许多人纷纷往外走。就在这时,他发现一队卫兵已经装完了子弹。
屠杀就这样开始了。劈劈啪啪,一阵枪声过后,朱自清感到旁边人的鲜血流到他的手背和马褂上。“全场劈啪的枪声外,是一片大静默,绝无一些人声。什么‘哭声震天’,只是记者先生们的‘想当然耳’。”朱自清在文章中写道。第一次枪声约响了四五分钟,共放了好几排枪。枪声稍停,朱自清随着人流往外跑。此时,他身旁的伙伴已经中枪倒下了。躲在石堆后的悟庵看到,一个士兵用枪柄猛击扑倒在地的人,直到那人一动不动为止。
当悟庵逃进西边马厩时,他看到李大钊也躲在里面。后来,李大钊之女李星华回忆,李大钊差一点死在卫兵的枪下。当时,一个卫兵正要向李大钊开枪,忽听旁边有人喊:“不要开枪,拿活的!拿活的!”李大钊扭头一看是个警察。不过,那警察并没有抓他,而是向东边一指,小声说:“朝那边走!快走,快走!”李大钊跌跌撞撞往南走,后来躲进一个小饭铺,才算脱险。
那一天,包括刘和珍、杨德群在内的47名游行群众,惨死在执政府卫兵的枪下,其中最小的年仅12岁。
呼吁结成联合战线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广大团员并没有被反动派的凶狂吓倒,党、团负责人赵世炎、刘伯庄、萧子璋等立即将一部分党、团员组织起来,联络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编成救护小组,分别把受伤群众送往医院。
第二天,北京党、团组织发动青年学生罢课,并利用报刊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大规模宣传活动。共青团中央在惨案发生后即发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段祺瑞屠杀爱国学生告全国青年》。在这份文告中指出:“各地勇敢的学生及青年工人农民们,我们要了解压迫反动的局面转瞬即来,我们若不起而做坚决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会陷于极困难的境地。”同时在文告中发出号召:“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准备与吴佩孚、张作霖、英日帝国主义做一决死战争。”
3月20日, 中共中央发表《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全国商人、学生、工人、农民、兵士,应急起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奋斗,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伟大的运动,以雪最后通牒之耻”。
1926年4月,奉军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3月23日,北京总工会、全国学生总会等团体及各校学生1万多人,在北大三院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团中央送的挽联上写道:“为革命牺牲方是真正共产主义者,踏血迹前进不愧勇敢少年先锋团。”
1926年4月,被奉军飞机抛掷炸弹后的天和玉饭馆(本版图片由FOTOE提供)
“三一八”惨案以后,奉直鲁联军入京,更疯狂地实行白色恐怖,枪杀了《京报》主笔、进步记者邵飘萍,北京城内到处张贴着这样的告示:“凡宣传赤化,主张共产者,不分首从,一律死刑!”团在北京的活动被迫转入完全秘密的状态。
邵飘萍
用青春的热血
这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虽然惨遭镇压,但是烈士的鲜血并没有白流。它擦亮了中国人民的眼睛,使广大人民群众看清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面目,激发了中国青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形成了陷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于举国声讨的汪洋大海之中。
1926年4月22日,段祺瑞在举国抗议声中下台。随后,帝国主义国家也不得不放弃《最后通牒》的无理要求。
“三一八”烈士的鲜血,打碎了人们对封建军阀的最后一丝幻想,普遍认识到,要取得国民革命的胜利,单靠游行请愿是不行的,必须用革命的武装去击败反革命的武装。
中国青年在“三一八”抗争中,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北伐战争前奏曲。
1926年3月18日,北京市民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大会”,游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三一八”惨案
1926年4月,奉军在北京王府井大街
3月23日,北京总工会、全国学生总会等团体及各校学生1万多人,在北大三院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团中央送的挽联上写道:“为革命牺牲方是真正共产主义者,踏血迹前进不愧勇敢少年先锋团。”
邵飘萍
谱写北伐战争前奏曲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