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发布于 2022-03-19 点击数:14465
近日,民政部公布,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为763.6万对,延续了2013年以来逐年下降的态势,创下了1986年公布该类数据以来的新低——“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忧心忡忡者有之,刨根问底者有之,为“催婚”献策者有之,为“不婚”辩护者有之,蹭流量炒作者有之……让人似乎又看到了春节期间一众亲朋好友围着一名未婚青年“操心”的鲜活场景。
笔者认为,公共讨论中有各种观点,无可厚非,但应当努力以基本常识为基础,否则不能形成有意义的讨论。关于“年轻人结不结婚”这个问题,有三个常识不容忽视——
1. 关于“婚姻”——婚姻是高度个人化决策,年轻人的选择自由应当得到充分尊重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每个人都是自己婚姻决策的最大受益者或受损者。所以,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何时结婚、离不离婚都是高度个人化决策——我们要充分相信,青年对婚姻这一自己人生“最重要事情之一”的关切程度、信息掌握、利弊分析、情感投入要超出所有其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他们的选择结果相对最合理(当然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个案,但绝不能以此否认整体)——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赋予了广大青年“婚姻自由”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了解和信任。因此,每一对选择走进婚姻殿堂的新人,都有其值得祝福的幸福理由;每一个选择保持单身的青年,必有其值得理解的现实原因。
青年的婚姻不需要“教师爷”——那种抱着“我是为了你好”而措辞激烈地教导青年“快婚”和“不婚”的言论,都是忽略了常识、摆错了位置。我们尤其呼吁各类媒体、自媒体,既不要当“逼婚”的帮腔,也不要当“恐婚”的推手,少给青年一些“人生告诫”,多给青年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亲自尝尝人生五味,从中认识婚姻、收获成长。
2. 关于“政策”——我国婚育政策的着力点是减负减压而非催婚催生,党和国家的政策初心应当得到充分理解
现在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误读——认为国家在想着法子催着“这一届年轻人”快婚多生,不少人半玩笑半当真地将其视作“国家义务”——这是不对的。我国的婚育政策从来不是把着力点放在让适龄青年统统结婚、育龄妇女统统生育之上,而是通过减少限制(如放宽最多生育数量的限制)、解决困难(如服务婚恋交友、发展辅助生育技术等)、减轻负担(如纠正“天价”彩礼、发展托育服务等)等方式,让青年更从容、更全面地进行婚育决策,更真实、更轻松地实现婚育意愿。
更直接地讲,党和国家最为关心的是“青年发展”——让青年们实现健康成长,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才是“根本”,其他方面只是由这个“根本”生出的“枝节”。那种脱离青年个人发展而嚷嚷“为国结婚”、“为国生子”的言论,完全背离党和国家政策初心,是一种“高级黑”。有兴趣的青年朋友可以去翻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共青团牵头落实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就能明白党和国家青年政策的重心所在。
3. 关于“青年”——青年时期注定是人生“爬坡上坎”的阶段,年轻人在“非完美”状态下进行长远决策的勇气应当得到充分鼓励
目前,很多有结婚意愿的青年朋友,往往容易被“不够理想”的现实条件,“想着就烦”的具体困难,“预测不准”的未来前景等等挡住“最后一步”,下不了跨进“婚姻之门”的决心。主意当然得靠自己拿,跨不跨“这道门”都可以。不过,青年朋友也有必要了解一些被前面一代代年轻人验证过的规律性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年轻时基本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青年要习惯在“非完美”状态下作出一些长远决策。
人的青年时期注定是“爬坡上坎”的时期——除了极少数幸运儿之外,大家在这个阶段的专业能力、经济实力、社会资源、人生经验都刚刚起步,也许“前途可期”,毕竟“现实骨感”,“不理想”是常态,“非完美”很正常。不要以为只有这一代年轻人才焦虑,才“压力山大”——大家去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每一代年轻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想要的”和“能有的”反差极大的人生阶段。因此,对那些对关键要素考虑得差不多了,主要因为“不能给她(他)最好的”、“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等“理想主义”、“浪漫情怀”而踌躇犹豫的年轻人,应当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让他们相信,相比“把什么都准备好了再要家庭、孩子”,与家庭共发展、与孩子同成长,既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幸福。曾经听不少朋友回忆自己年轻时,一些事情只要大方向看准了,一咬牙,就挺过来了;一犹豫,就拖下来了……
当代青年值得信任,也需要信任——他们一定能管好自己的事情。请大家别再纠结于现在的年轻人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之类的“浅命题”上,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帮助青年成长、促进青年发展上,只要当代青年的现实压力得到缓解,精神状态得到舒展,发展信心得到强化,那么,他们的一切选择都是最好的。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