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禹城校区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集体备课试讲活动。学院杨康平、冯扬博两位青年教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隋唐大一统格局”为专题进行试讲展示,现场反响热烈。

冯扬博老师围绕第六讲“政权并立与政制趋同”展开教学,通过历史人物故事背景以及多元史料解读,生动呈现了“五胡入华”背景下中华认同的逐步扩大。杨康平老师在第七讲“隋唐时期中华民族空前繁盛”的试讲中,以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表演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制度保障与文化认同机制。

两位教师展示之后,与会教师就课程重点难点展开深度交流。教学督导组针对知识体系衔接、案例时效性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特别强调要在历史叙事中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连续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两个备课小组现场完善了教学课件与实践活动方案,为下周正式授课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集体备课试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教学研讨、资源共享、经验互鉴,切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学院将持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研究,打造兼具学理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品牌课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