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寒假的暖阳洒在熟悉的街巷,大学生们怀揣着热忱与憧憬,踏上返家乡实践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更是一场意义非凡的青春远征。从校园踏入家乡的土地,他们带着知识的行囊,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准备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的华章,将所学所思融入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为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注入新的活力,开启一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实践征程。

用青春志愿书写别样年味

       在春节返乡期间,数字经济学院23大数据会计1班的房少赟同学积极参与家乡社区的志愿活动。他主要负责村中慰老慰残慰问工作,并投身于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在慰问残疾人的过程中,房少赟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不便。他感慨道:“命运虽然为他们的生命设置了重重阻碍,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们向光而行的坚定脚步。身体的残缺或许限制了他们的行动,但永远无法禁锢他们灵魂的高度。他们以不屈的精神,书写着人生的华章。”
       房少赟表示,能够走到他们身边,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感到无比荣幸。他承诺:“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将继续积极投身于慰老慰残慰问活动中,用最大的能力去支持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同时,我也会持续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感悟成长

       数字经济学院24电子商务2班的赵庆国同学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段宝贵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他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理解,更让他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的成长。

       在整理党史资料《燕塔风云》的过程中,赵庆国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耐心,还提升了对历史资料的处理能力。通过这项工作,他深刻感受到了莘县人民在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他决心将这次实践的经验转化为动力,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禁燃行动中的大学生担当
       数字经济学院23电子商务5班冯姝琪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元宵节期间,主要负责在社区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益宣讲工作,并参与街道杂物及易燃物清理整治行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此次志愿服务经历使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烟花爆竹燃放所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不仅会引发急性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隐患,更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持续性污染。在宣传过程中发现,部分居民对烟花爆竹的污染特性存在认知盲区,经系统讲解后,受访群众普遍表示将自觉遵守禁放规定。通过此次实践,冯姝琪深切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细微处着手,而科学化、常态化的环保宣教正是提升公众环境素养的关键路径。

青鸟归巢,志愿暖乡
      在春节返乡期间,通过“青鸟计划”,数字经济学院24现代物流管理班的闫译文同学有幸在枣庄市市中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实习。她参与了为各个村庄老人写福字与春联的活动。在活动中,她与其他工作人员深入乡村,用笔墨传递新春祝福,并与老人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与乡村的淳朴气息。

      作为一名大学生,闫译文坦言说,她将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