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芭蕉秆
黄灿灿的甜芭蕉
倒过来就像一棵小型椰子树
崇左的水果特产
着实拿捏了北京运动员家长
大家就要返程了
好吃的一个都不能少
行李箱塞满了还不止
手里也要满满当当的
网友评论:
“崇左的芭蕉进京喽!”
随着学青会的落幕
运动员和家长们返程的首选
一定是琳琅满目的香甜水果
人还没离开广西
就开始期待下一次学青会了
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已经落下帷幕。与很多赛事不同,这场青春相约的盛会,不少观众是参赛选手的父母。他们自称是孩子的“粉丝”,在孩子的体育道路上,一路陪伴。
这一代父母中,不少是80后,坐在赛场边鼓掌、加油的他们如何看待体育与学业、如何看待孩子走上竞技体育的职业道路?学青会期间,家长粉丝的群像逐渐清晰起来。
近年来,寒假来北海进行冬训的青少年队伍越来越多,组团陪同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以前,基本上是教练带队,没有家长。现在家长们主动请教练在寒暑假组队带着孩子进行集训,或是外出参加各种比赛。
11月13日,广西北海,学青会校园组(中学)男子足球项目决赛,获得亚军的广东队运动员与家长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摄
绝大部分家长热衷给孩子进行体育培训的出发点很纯粹,并不是想走职业化的道路,而是为了让孩子加强锻炼,或是获得更多的集体生活机会。
一位羽毛球运动运动员的家长认为“学习差才学体育”的观念早已转变,体育锻炼跟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孩子在学习之余兼顾校队训练,确实挺辛苦的。但是,孩子通过专业训练,有效释放了学习压力,反而促进了学业,变得更自信、乐观、开朗。
这位爸爸曾纠结过,中考后,让孩子走职业道路,还是继续上高中。但他更希望孩子能做到“坐下去会写,站起来能说,球场上又能杀球”。
一位来自广东的家长分享就是因为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沟通,所以在上小学前,他就把孩子送去踢球。后来,发现孩子非常喜欢足球运动,在一次次比赛中建立了自信、获得了动力。他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并且目前文化课成绩在全班中等偏上。马上高考了,他期待孩子走上更高的平台。
对“学习成绩不好才来搞体育”的说法,学青会广东代表团游泳代表队(中学组)负责人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多年来,“学习好体育好”是所有家长的追求,而学校也坚持“学习与体育”要两不误。在他带过的孩子里,有两个让他印象深刻。有一个孩子在队里一直打不上比赛,但他没有怨言,最后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另一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由于很叛逆,家长就把他放到足球这个集体项目里,从此有了更多关心他的队友和教练。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这个孩子还专门为此感谢他。
在学青会的赛场边,不少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让孩子参加比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赢”,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体育精神。“拿第几都好,尽力了就好”“机会非常难得,享受比赛的过程”……不少追随着运动员步伐来到学青会观赛的家长都抱着平和的心态,享受和孩子一起参赛、一起成长的过程,比赛结果在他们眼中,反而没那么重要。
“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拿到成绩。”一位学青会北京代表团网球运动员母亲说她年轻时是国家队400米栏选手。在她看来,学习与体育是不冲突的。有了敢吃苦、敢拼搏的体育精神,反而能更好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作为曾经的运动员,她觉得体育给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从头再来的勇气。
来自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三的一位学生,在2020年就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他站在队友旁边显得有点娇小,但他在赛场上的爆发力,却让观众对这个“小个子”刮目相看。其父亲表示,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踢球,请当地的老教练训练,找各种民间比赛踢,去一些地方找当地球队切磋。他说我们和孩子都很开心,锻炼身体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作为广东代表团的一员,更享受体育精神带来的愉悦。而自己来北海观赛,还去看了帆船比赛,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看到这么多家长到现场支持孩子,学青会校园组(中学)男子足球项目广东队主教练希望孩子们都能有上场的机会。他说,每个队员都很优秀,不少人早就拿到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了,有时他也会纠结让谁打首发。让他欣慰的是,无论什么时候上场,孩子们都全力以赴。而家长的心态也有了转变,更多是让孩子享受比赛、享受运动,最终又回归到体育精神上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