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汹涌
烟花绚烂
这个元旦假期
我们共同迈入2024
感受着大街小巷
温暖升腾的“烟火气”
1月1日,游客在北京世界公园第三届北奥探梦趣“雪”“冰”纷嘉年华体验“冰车”。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冰雪活动热闹非凡
餐饮消费火爆十足
旅游出行人山人海
神州大地消费热情持续涌动
也让我们见证着
中国经济的澎湃动能
北京:冰嬉白塔前
元旦假期首日
颐和园、天坛、北海等
北京市属11家公园
共接待游客21.79万人次
同比去年增加88.01%
在颐和园、北海、陶然亭
紫竹院、玉渊潭公园里
冰雪活动火热
滑冰、戏雪的人群熙熙攘攘
一派热闹景象
截至当日下午1点
5家公园冰雪场
接待游客过万人次
颐和园第十届
冰上健体活动
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园
昆明湖冰面上
冰上自行车、冰车的轨迹和
游客们的欢乐笑声交织在一起
为冬季冰场注入了温暖与活力
辽宁:银装素裹下
一派热闹景象
离开市中心
走进滑雪场
是冬季里的另一种享受
假日期间
辽宁沈阳市浑南区
东北亚国际滑雪场
人们或踩着雪板在雪地上驰骋
或与好友互掷雪球打闹
或在巨型雪人前打卡拍照
银装素裹下一派热闹景象
“‘泡’在雪场跨年
是特别美好的回忆”
来自福建的陈欣和
朋友们第一次体验滑雪
接受采访时
仍然满脸兴奋
吉林:“高铁+冰雪游”
助“冷资源”变“热经济”
冬日的吉林银装素裹
一趟趟高铁列车
游走于长白山脉
穿行于松江河畔
拉载各地游客
到长白山感受冰雪旅游的魅力
游客在长白山天池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来自河北的一名游客
开心地告诉媒体
“今天很幸运能够看见天池
感觉非常震撼
这一趟非常值得”
高铁列车穿梭在长白山区
为迎接八方来客
铁路部门和各旅游景区
在服务上也下足了功夫
进入冬季以来
来长白山的游客增多
长白山站为滑雪团队
提供预约购票和进站服务
对于携带大型滑雪板的旅客
车站开设了专门通道
“高铁+冰雪游”
助推“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依托吉林地处世界冰雪
黄金纬度带的资源优势
铁路部门联合长春、延吉
长白山等热门旅游地
推出特色旅游项目
“长白天下雪”
打造等旅游品牌列车
制定新意十足的游览路线
吸引游客们来吉林玩冰嬉雪
游客参加长白山粉雪节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让“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冰雪经济已成为
冬日消费市场的增长点
1月1日,游客在北京世界公园第三届北奥探梦趣“雪”“冰”纷嘉年华体验“冰上自行车”。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上海:
体验国产大邮轮
元旦假期
来自江苏、浙江
安徽的百余名青年
乘坐上海假日列车
“乐游长三角”高铁
旅游专列来到上海
他们漫步武康路
走进徐家汇书院和
上海气象博物馆
乘游船夜游黄浦江
并在上海参加了跨年活动
2023年12月30日,人们在上海豫园商城观灯拍照。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一位青年游客表示
浓厚的跨年氛围和
悠闲的城市漫步交织
让人们更深入了解
上海城市文脉
也让新年颇有新意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
入出境旅游市场复苏
各国民众文化旅游
学习交流更加频繁
2023年12月31日,新加坡游客在上海龙华广场拍照留影。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新加坡游客蔡仁和
携太太来华参加
2024“上海新年第一游”活动
2023年12月31日晚
他们在上海市徐汇区
体验了海派年画、蛋雕等非遗技艺
品尝过“越年面”
一起迎接2024年的到来
第二天则从上海出发
开启“爱达·魔都号”邮轮旅行
“‘爱达·魔都号’是中国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
商业首航不能错过!”
蔡仁和说
文旅部:全国国内旅游
出游1.35亿人次
1月1日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
2024年元旦假期
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1月1日,游客在海南三亚南山景区举行的撞钟祈福迎新年活动上撞钟祈福。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
元旦假期3天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55.3%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
同比增长200.7%
1月1日,跑步爱好者在河北正定古城参加元旦长跑比赛。新华社发(梁子栋 摄)
假日期间
城乡居民出游意愿强烈
文化参与氛围浓厚
旅游市场呈现
“冰雪休闲、文化参与
本地出游、个性消费
人间烟火、欢乐祥和”的总体特征
2023年12月31日,游客在江苏省淮安市西游乐园游玩。新华社发(赵启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