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思政课教师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新教材的能力,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帮助思政课教师更深、更透理解《概论》的教材内容和逻辑体系,2025年1月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禹城校区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召开第一次集体备课会。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莹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首先,由冯莹院长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意见》不仅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规划,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教育正呼唤着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接着,大家对第二学期即将开课的《概论》课程进行了集体备课。备课会上,冯莹院长强调《概论》课程旨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该课程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和培育精神的事迹,全面阐释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学好用好《概论》教材,为我院开设《概论》课程做好扎实基础。
 


 

  高源教授对《概论》教材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章节分布进行阐释说明。她指出,此教材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在章节框架中充实了大量且鲜活的史料和丰富的图片,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概论》教材提供了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夏青教授重点分析了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挑战、新思路、新成就以及新路向,她指出,《概论》作为一门新课程,如何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有效串接,给学生讲透讲明,对于教师十分具有挑战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有取舍,讲重点,解难点,才能取得预期成效。最后,冯莹院长还就《概论》学习体会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她强调,讲好《概论》课,除了精读课本内容之外,还需要思政课教师走访、查阅山东的民族融合历史、展馆,传承红色文化,充实到课堂讲授之中,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感。

  本次集体备课会紧扣相关工作要求和教学需求,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讨《概论》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为未来高质量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专家指导及教学示范,帮助任课教师在深入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课程有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突出体现了对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借鉴性,进一步奠定了开好讲好《概论》课的工作基础。

返回

© 2024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