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笔触,绘就家乡实践篇章
寒假,是大学生们暂别校园,重返家乡的温馨时光。但这一次,他们告别了安逸的假期生活,怀揣着青春的热忱与担当,毅然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这场返乡社会实践,是知识与现实的激情碰撞,是成长与奉献的美妙交织。
他们在社区里传递温暖,关心孤寡老人,辅导留守儿童功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在企业中积累经验,参与项目运作,学习职场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他们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参与民俗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历练,更是他们接触社会、提升自我的宝贵契机。
一、主题阅读活动
近日,水泉镇郑庄村热闹非凡,一场以 “我们的中国梦 —— 文化进万家 农家书屋 —— 思想‘充电站’” 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交通学院聂佩杰参加此次活动,种类繁多的书籍拓宽了他与其他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有效弥补了课本知识的局限,为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助力。知识问答、读书分享会等精彩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见解,进一步增强了社交能力。
二、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
春节期间,城厢街道龙门社区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禁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身着醒目的红色马甲,他们热情满满,还邀请了社区里的孩子们一同参与。大家齐聚在社区门前,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和大人们一起,稳稳地举起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共创宁静安全清新生活环境” 的横幅,那鲜艳的横幅与红色马甲相互映衬,成为社区门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后,交通学院刘恒瑞跟随宣传队伍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耐心地与居民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详细普及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加剧空气污染、产生噪音污染等,以及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像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害等。同时,他们还积极倡导居民选择绿色环保的过节方式,比如电子鞭炮、喜庆音乐、创意花灯等,一样能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三、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春节期间,兰陵县下村乡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返乡大学生。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加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后续的活动中,交通学院徐明宇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他主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耐心答疑解惑,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精心策划文艺活动,从节目编排到现场组织,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乡村带来了欢声笑语;还积极投身环保宣传,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带动大家共同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四、非遗传承活动
春节返乡期间,交通学院杨家铭、张宇朔踊跃投身非遗传承活动。在实践中心的大厅内,他们手执明艳的粉色折扇,身姿矫健,神情专注地研习传统舞蹈技艺。四周,还有人摆弄着精致的花伞等非遗物件,尽显传统文化韵味。他们在这浓厚的氛围中感受非遗魅力,传承之心坚定不移,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注入蓬勃朝气。
五、大学宣传活动
春节返乡期间,交通学院许皓回到母校开展大学宣传活动。在教室中,他站在屏幕前,屏幕上展示着就读大学的校园风光。台下,学弟学妹们身着统一校服,目光专注。他热情地分享着大学生活的点滴,从丰富的社团活动到先进的教学设施,从学识渊博的教授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详细介绍了大学的优势专业和就业前景。此次活动不仅为学弟学妹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学的窗口,更激发了他们为理想学府而奋斗的决心。
六、篮球运动活动
在完成母校的大学宣传活动后,返乡大学生的热情并未减退。交通学院王坤石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大学生转身来到室内篮球场,这里一群手持篮球的孩子正满心期待。他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篮球技巧,从基础的运球到投篮姿势,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孩子们认真聆听,眼神中闪烁着对篮球知识的渴望。大学生们以多样的行动,在这个春节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彰显着青春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此次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交通学院各位同学收获颇丰。在实践能力上,把课堂知识用于实际,比如参与农业调研,学会数据收集与分析,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层面,和不同年龄、职业的家乡人打交道,从长辈处学到生活智慧,也拓宽了人际圈。同时,深入认识家乡,看到家乡发展的机遇与不足,增强了归属感和责任感。这些经历还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规划,通过实习体验职场,让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思考。